關於張嘉宏 張嘉宏,35 歲,高中地球科學科老師,和已退休的父母及弟弟住在從小居住的北投舊公寓頂樓。 嘉宏一家的感情很好,平時在喜歡在家中的客廳一起做事,週末也常一起到近郊爬山。嘉宏是一個關心環境的人,平時會上網瞭解環境保護的相關資訊。為了降低用電對環境的傷害,他會盡量使用天然資源來替代用電,像是使用自然採光來取代使用室內照明。 嘉宏會主動去查詢並累積用電相關知識,例如:電器運作原理,各級節能標章的意義等,並會積極地落實省電在生活中;購買電器時,也都是購買節能電器,即使價格較一般電器高些。嘉宏認為正確的了解用電知識很重要,這樣才可以採用最合適又有效果的方法,將不必要的電力浪費降到最低。由於嘉宏對省電的重視,家人長期耳濡目染,也都變得和嘉宏一樣注意省電。
省電無休
為了保護環境而用有效的方法來省電,甚至避免用電
深知電力生產過程會耗費很多環境成本,因此盡可能精進並採取有效的省電方法,或盡量避免使用電力來保護環境。


01這幾年全球出現氣候異常,嘉宏想多盡一點保護環境的責任,所以他開始研究家中的各種電器,瞭解電器的能耗效率,希望能夠再少用一點電。最近接連下了好幾天的雨,家裡的除濕機使用地很頻繁,嘉宏趁著星期六放假,整個下午都待在書房裡研究除濕機是怎麼運作的。

02晚上吃過晚飯後,嘉宏和家人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新聞,新聞報導指出即使關掉電器的電源開關,插著插頭還是會耗損電力,這件事對嘉宏而言並不是個新聞,因為嘉宏很久以前就知道了,而且這跟電器產品的運作方式有關,並非所有產品都會在插著插頭時流失電力。嘉宏一直持續維持拔掉插頭的習慣到現在,尤其是久久用一次的電器,因為他知道如果忘記拔插頭,會白白浪費很多電。

03今天輪到嘉宏負責洗衣服,他前陣子注意到家中洗衣機的一般洗衣模式下脫水要10分鐘,他覺得脫水不需要這麼久,這樣子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電力,但是家裡的洗衣機又沒有辦法自訂脫水時間,所以嘉宏曾試著在脫水進行到 8 分鐘時就提早關閉電源,結果發現衣服已經蠻乾的,因此嘉宏今天再度嘗試脫水 5 分鐘來看看衣服是否夠乾,果然脫水 5 分鐘也是足夠的。

04嘉宏回到房間,感覺房間內有點悶,於是他先是拉開蜂巢式窗簾,這個窗簾是他為了保持房間內的溫度而裝設的,這樣房間就不容易太冷或太熱,然後,他就打開窗邊的循環扇,把窗外的風吹送到整個房間,很快地,房間內就涼爽多了。此時,爸爸經過嘉宏的房間,提醒嘉宏如果太熱就開冷氣,不過嘉宏覺得溫度已經滿舒適,不需要特別開冷氣

05幾天後早上陽光露臉,嘉宏起床後走到客廳跟家人打招呼,他們全家都習慣在客廳吃早餐,這樣子就不用開餐廳的燈,還可以享受陽光。嘉宏經過後陽台時,聽到洗衣機運轉的聲音,於是他告訴家人他試過在洗衣時間剩 5 分鐘時提早關掉洗衣機,這樣衣服也脫得夠乾,家人聽了也覺得這個方法可行。嘉宏覺得可以讓家人知道合適的省電做法很好,這樣對環境的幫助又增加了一些。

06當大家正在享用早餐,媽媽提到除濕機會發出怪聲,應該要換掉了。嘉宏提出幾台推薦的機種,都是他先前從市面上所有一級節能的除濕機之中,挑出除濕效率 EF 值高、安全機制嚴謹,且容量符合書房坪數的機種。嘉宏覺得他寧可多花點錢在電器上,也不要用掉這麼多電力,家人也認同他的想法,因此就決定下午去賣場看看這幾款節能機種。

07從賣場回來後,嘉宏順手把信件收進來,他注意到其中一封是電費帳單便打開來看,這期電費比往常多了一點,但是嘉宏覺得並沒有差很多,所以他沒有想要告訴家人,只將帳單收到平常存放的地方,他覺得只要家人有保持不錯的省電習慣,這樣就很好了。

08吃過晚餐,嘉宏在客廳研究剛買回來的新除濕機,他只打開客廳的主燈,沒有打開崁燈和間接照明。後來媽媽整理完餐桌,切了水果要大家來客廳吃,爸爸和弟弟進來客廳,弟弟隨口問一聲是否需要多開幾盞燈,嘉宏與爸媽都覺得這樣子亮度已經足夠看得清楚了,所以他們就維持原本的亮度。

09媽媽忙著分裝著團購的一大箱芒果,正好嘉宏有空,就請他幫忙拿一袋給住在附近的阿姨。嘉宏到阿姨家,正好阿姨一家人都在客廳看電視,他注意到餐廳和廚房竟都是亮著的,他把芒果拿給阿姨,也跟大家寒暄了一下才離開。他走在回家的路上,想著原來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真的是很省電的,他平常用電都會想到自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,所以一直都會想要盡可能實踐省電。